PG·电子(中国大陆)电子产品修复-官方网站

现代科技助力文物修复-PG电子产品修复平台

修复FAQ

地址:太原市小店区太榆路99号印象城2号写字间607号
电话:0351-2189111
修复FAQ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电子行业 > 修复FAQ

现代科技助力文物修复

2025-04-14 19:31:55

  

现代科技助力文物修复

  日前,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代表性作品千手观音保护工程历时8年,顺利竣工,以“金碧辉煌”的面容重新与游客见面。其修复工作极为复杂,专家工作队首次将一些国际先进的现代科技运用到修复中,在高温潮湿环境下的彩绘造像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成果。

  在文物保护与修复领域,先进的现代科技越来越受瞩目,如X光探伤、红外热像探测、激光清洗、3D打印技术、三维视频显微镜观察等技术,近年来均取得突破。现代科技让文物修复工作者的工具箱里有了更多工具,为文物保护工作打开了更加广阔的前景。

  红外热像探测主要应用在文物表面探测中,是唯一一种可以将热信息瞬间可视化,并加以验证的诊断技术。根据文物的热图显示分析判断文物保存状态及推测病理研究,红外热像探测技术借助其非接触、高效率、安全、直观形象等诸多优势获得了广泛关注。目前,红外热像探测技术在文物领域的应用主要是检测露天大型建筑、石窟、土遗址等毛细水的隐匿状况以及对文物保护维修效果的测评。

  毛细水的迁移一直是危害文物保存的罪魁祸首,位于陕西的金川湾石窟是三阶教的刻经石窟,刻经的珍稀程度、数量之大应为现存的中国刻经石窟中最重要的石窟之一。但由PG电子通信于年代久远、毛细水的侵蚀,经文风化脱落现象越来越严重,局部已经出现坍塌,探索毛细水的来源及分布情况对保护石窟十分必要。

  如果石窟不存在毛细水侵蚀,整个热图颜色是单一均匀的。从金川湾石窟主佛背部毛细水分布热图可以看出,图中红色区域为毛细水密集区,因照相时间为冬季,窟内温度在0℃以下,岩体内部毛细水趋向凝结的过程,在凝结过程中释放一定的热量使其周围环境温度明显升高,显示在热图为温度高的红色区域。根据热图不同颜色区域可以区分毛细水活动频繁的区域。

  由于年代久远,现存的文物表面或多或少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物,如烟熏、锈迹、霉菌、虫斑等。为了还文物以原貌,同时不损害文物本身,激光清洗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文物古迹的修复中。

  激光清洗利用了激光光束的特性,一点能量就能升高污染物的温度,使污染物瞬间从文物表面剥离,从而实现对文物的清洗。更为重要的是,激光清洗是一种无害的清洗方式——文物表面的材质和附着其上的污染物对激光光束的吸收不同,这种区别使人们可以分辨污染物和文物表面材质,从而精确控制清洗所需的激光能量,做到既不伤害文物,又能清掉污染物。

  前不久,克罗地亚斯普利特古城完成了一项历时10年的大型古迹清洗项目,用激光洗去了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宫积累了1700多年的污垢,让这座乳白色的古老宫殿焕然一新。

  戴克里先宫建于公元4世纪,融东西方建筑风格为一体,拥有16座塔楼和4座宫门。令人遗憾的是,拱廊及石柱因年久早已发黑。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,宫殿附近的几家水泥厂排出的烟灰和粉尘也让古建筑深受其害,大片的烟尘让建筑独特的风格和装饰物无迹可寻,某些部位积聚的污垢达几厘米厚。因此,激光被用作此次清洗宫殿的主要方法。建筑师戈兰·尼克希奇表示,这是克罗地亚乃至欧洲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地使用激光清洗石质文物。

  3D打印技术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,这项技术已逐步被应用于文物修复。专家表示,“以前复制文物只能靠翻模,对文物总会有所损耗,现在直接打印出来,问题迎刃而解。”

  哈佛大学闪族博物馆的两位研究人员通过3D打印技术成功修复了一个在3000年前被打碎的瓷器狮子。多年前,考古人员从位于伊拉克的古城约尔干挖掘出一座庙宇遗迹。据考证,早在3300年前,亚述人在进攻古城时,将这个庙宇中的神器统统砸碎摧毁,并且掩埋于地下。这只陶瓷狮子身体大部分已经损坏,只有前爪和后肢还保存完整。经过几轮筛选,他们认为,宾夕法尼亚大学所珍藏的一只同时代、保存完整的陶瓷狮子,与手头的残片有几分相似。于是,通过3D打印技术,他们克隆出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狮子,然后,将狮子切割成几个部分,与破损的陶瓷狮子进行拼合。接着,他们将拼合的结果输入数据库,以数字虚拟软件调整狮子的模型,再将模型打印出来细细揣摩。几经修改,反复打印模型,终于找到了合理的方案。

  专家约瑟夫·格林说:“百年来,考古学家为了研究某个雕像,必须辗转世界各地。而现在,有了3D打印技术,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把世界上任何角落的雕像‘打印’出来仔细研究。”

  通过激光扫描技术,科学家发现,英国神秘的巨石阵实际上是青铜器时代早期的“艺术博物馆”,巨型石块上雕刻着大量的图案。这些巨型石块在阳光照射下可呈现出美妙的雕刻图案,就像现代博物馆一样。

  激光扫描发现的71个图案是人类肉眼无法看到的。为了发现这些“隐藏”的史前雕刻图案,科学家们分析了850G数据,激光扫描仪记录了83个巨型石块表面数十亿个微型结构。当科学家剖离1至3毫米厚的风化层,石块上逐渐露出不同类型的图案。

地址:太原市小店区太榆路99号印象城2号写字间607号 Copyright © 2025 PG·电子 版权所有

ICP备案编号:晋ICP备2022005708号